一、 方案的提出
通过以刷卡或指纹识别方式来强化管理工地现场务工人员的出入和考勤,做到总包单位管理者能实时掌握现场实际人数以及人员进出和出勤情况。将解决项目上人员数量不明、信息不清的状况,提升工地的安全秩序和工作质量。
做到自动统计、分组汇总, 信息反馈及时准确。对施工现场人员的进出有效管理。
考勤数据准确统计, 可生成从分包班组到务工人员的各种考勤数据统计报表 ,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进行人力成本分析、分包投入分析、工程效率等分析。而数据的有效保存也可有效防范和处理各种劳资纠纷事件。
系统各类汇总数据信息有可保留、互关联、可查询的特点, 可以帮助总包公司对分包队伍效率、人员队伍状况等各项关心点的项目进行数据分析和预警控制工作。
通过对务工人员全面管理和真实数据的存档, 可以有效的缓解目前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各方矛盾冲突,对构筑和谐社会、确保项目稳定安全十分有利 。
二、系统概述、设计原则和规范依据
系统概述
随着高科技的蓬勃发展,智能化管理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一座座智能化大厦拔地而起,适应信息的时代需要,作为跨世纪使用的建筑和办公环境,必须在功能上满足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成为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基地。
感应式IC卡出入管理控制系统(简称门禁系统),具有对门户出入控制、实时监控、保安防盗报警等多种功能,它主要方便内部员工出入,杜绝外来人员随意进出,既方便了内部管理,又增强了内部的保安,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和具经济效益的工作环境。
它在功能上实现了通讯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 (OA) 和管理自动化 (BA), 以综合布线系统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桥梁,全面实现对通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综合管理。
门禁系统作为一项高科技技术防范和管理手段,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广泛应用于科研、工业、博物馆、酒店、商场、医疗监护、银行等,特别是由于系统本身具有隐蔽性,及时性等特点,在许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设计原则:
由于安全性和高效率管理的需要,门禁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系统的实用性:门禁系统的功能应符合实际需要, 不能华而不实。如果片面追求系统的超前性, 势必造成投资过大,离实际需要偏离太远。因此, 系统的实用性是首先应遵循的第一原则。同时,系统的前端产品和系统软件均有良好的可学习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可操作性(便捷性),使具备电脑初级操作水平的管理人员,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掌握系统的操作要领,达到能完成值班任务的操作水平。
系统的稳定性:由于门禁系统是一项不间断长期工作的系统,并且和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所以系统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要求该产品系统要有五年以上市场的成功应用经验,拥有相应的客户群和客户服务体系。
系统安全性:门禁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及配件在性能安全可靠运转的同时, 还应符合中国或国际有关的安全标准, 并可在非理想环境下有效工作。强大的实时监控功能和联动报警功能,充分保证使用者环境的安全性。
系统可扩展性:门禁系统的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用户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因此门禁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应考虑到将来可扩展的实际需要, 亦即: 可灵活增减或更新各个子系统, 满足不同时期的需要, 保持长时间高的地位, 成为智能建筑的典范。系统设计时,对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了合理配置,并且这种配置是可以改变的,甚至在工程完成后,这种配置的改变也是可能的和方便的。系统软件根据开发商符合不同历史时期市场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升级和完善,并为相应的应用客户进行软件升级。同时,可以扩展为考勤系统、会议签到系统、巡逻管理系统,就餐管理系统等一卡通工程。
系统易维护性:门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维护应尽量做到简单易行。系统的运转真正做到开电即可工作, 插上就能运行的程度。而且维护过程中无需使用过多专用的维护工具。从计算机的配置到系统的配置,前端设备的配置都充分仔细地考虑了系统可靠性。并实施了相应的认证。我们在做到系统故障率最低的同时,也考虑到即使因为意想不到的原因而发生问题时,保证数据的方便保存和快速恢复,并且保证紧急时能迅速地打开通道。整个系统的维护是在线式的,不会因为部分设备的维护,而停止所有设备的正常运作。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省城合肥的很多小区门禁都是靠刷卡进出,有时候业主忘带门禁卡就会遇到麻烦,近日在合肥某写字楼的进出口,上下班或者前来送外卖的小哥都可以通过刷脸进入,只需要简单的登记一下身份信息即可,这套系统还具备识别录入信息者是否为在逃人员的功能,这样一来既可以减轻物业管理负担,也可以保障小区业主的安全。
个人信息录入成功,屏幕显示“人证合一”
警方又添黑科技:刷脸就能进小区
暑期来临,入室盗窃和三车盗窃等发型侵财犯罪案件频发,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合肥很多小区虽然设有门禁,但对外来人士形同虚设,住户安全难以保障。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的民警王军牵头研发的“来访人员多维身份登记查验平台(简称真实登)”,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近日该平台还荣获“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警务优秀创产品”奖项。
工作人员在演示在“真实登”上登记个人信息
据悉,“真实登”已经在合肥金中环广场写字楼实装,记者在现场看到,写字楼大厅前台有一台信息采集机器,来访人员可以通过刷身份证,录入指纹并面对摄像头记录下面部特征,只需要十几秒就可以将个人信息录入并与公安内网信息完成对比,识别信息真假。在写字楼出入口,原本刷卡的地方变成了摄像头,已经录入信息的人员只要看一眼摄像头,门闸就会自动打开,方便快捷。记者现场尝试未录入信息直接“闯门”,门闸不但没有打开,还在屏幕上提示记者需要录入身份信息。
基层民警实践中的创造发明
该平台的发明者包河分局指挥室民警王军介绍,他曾是刑警支队技术处的民警,拥有技术特长的他在进入基层工作后发现,加强社区安保有利于降低发案率,怎么才能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这一目的呢?进出小区的人脸识别是个好办法,通过信息采集对比可以立即让警方得知是否有违法犯罪分子企图进入小区,于是经过多次试验,“真实登”面世了。这套系统24小时“在岗”,在夜间无人值班的情况下,来访者可以通过刷身份证进入小区,即使无人值班,警方也可以实时掌握进出小区人员的情况。
“这套系统确实非常的方便。”金中环广场写字楼的物业保安队长江正权告诉记者,以前进出写字楼的人员管理全靠保安人员“眼熟”,但是一些冒充送外卖、送快递的人员难以分辨,有时进入楼内发传单或者推销产品,让业主不胜其烦,物业也会遭到投诉。“现在方便了,不但可以有效阻拦陌生人,还能分辨其是否为警方追逃人员,有效保障了写字楼的安全。”(记者 张毅璞 实习生 金林浩)
蜀山区悠然居、卓然居公租房小区已经在全省公租房项目中率先推行人脸识别系统,进入刷脸出入小区的智能化便捷服务时代。小区住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扫描等方式注册,待物业公司审核住户为公租房承租人身份后,住户上传照片即可使用人脸识别功能,顺利进出小区。访客若要进入小区,住户可在系统中生成二维码发送给访客临时进入小区,避免陌生人冒充住户朋友进入小区,增强了小区的安全属性。
“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系统是否会侵犯住户隐私呢?据介绍,为保护租户的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这些数据采集后都会存在公租房管理部门的电脑里,只有管理人员才有相关权限。
大皖新闻讯 1月30日,记者从合肥市房产局了解到,近年来,合肥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心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发挥房屋“养老金”作用,助力群众宜居更安居。2022年,合肥市区共归集维修资金13.72万户、11.88亿元,同比增长11.40%。
去年合肥市拨付房屋维修资金超7288万元
2022年,合肥市区受理核准申报使用维修资金项目1253个,同比增长57.41%,受益业主10.64万户。拨付维修资金7288.82万元,同比增长115.59%。据悉,合肥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心现场指导服务在市区各不动产登记大厅设立维修资金窗口,派驻专人开展维修资金归集工作,业务窗口向各区延伸,方便群众“就近办”。
此外,还安排人员到部分房地产项目交付现场收缴维修资金,方便群众资金缴存。并深入街道社区和物业服务企业开展维修资金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指导,召开小区维修资金使用协调会,做好维修资金使用指导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目前,合肥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创新表决方式,降低表决门槛利用人脸识别、实人认证等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共享,开发维修资金使用线上表决平台,业主通过扫码或支付宝“合肥住房”小程序即可进行维修资金使用线上表决,有效破解传统签字表决周期长、效率低以及业主因地域限制难以参与表决等难题,提高维修资金使用表决效率。
屋顶、外墙渗漏维修项目约占七成
截至2022年12月底,合肥市区已有132个小区、474个维修资金使用项目采用线上表决方式通过业主表决,受益业主4.28万户。依据《民法典》对维修资金使用表决规则进行调整,将原“面积及户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调整为“面积及户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参与表决,参与表决业主中面积及户数过半数业主同意”,降低表决门槛。优化使用流程,加强使用监管精简业务收件,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业务办结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提速增效。
记者了解到,合肥市维修资金使用项目中,屋顶、外墙渗漏维修项目约占七成,针对此类面广、量大、涉及业主多的维修项目,合肥市开辟了维修资金紧急使用绿色通道,提高维修资金使用效率。招标组建维修资金使用项目第三方审计机构库,由第三方审计机构对维修资金使用项目开展决算审价,促进维修资金规范高效使用。
业主可通过安徽政务服务网、“合肥通”或“合肥住房”APP等多种方式实时查询本人维修资金交存、使用、增值收益和账户余额等信息,资金管理公开透明,服务群众贴心用心。目前,合肥市维修资金使用项目已拓展至屋顶、外墙、电梯、消防设施、单元门及门禁系统、安全监控设施、小区道路、路灯等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维修资金使用量逐年大幅增长,惠及更多小区和业主。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编辑 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