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石小宏
经过长达8个月的规划、调研、安装、试运行,11月5日,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集人脸识别、智能测温、监测防护于一体的量身定做的智能门禁系统正式投入运行。该系统覆盖了医院的两个院区所有住院楼,弥补了单纯“人防”的缺陷与风险,既方便了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能更标准、更科学地应对秋冬季可能发生的新冠疫情。据了解,这是四川省首家全面启用疫情防控智能门禁系统的大型三甲医院。
扯起嗓子喊“戴好口罩”的时代成为过去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一号楼住院入口,保安刘卫东注视着进入的病人和家属,不时掺扶一下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是帮助病人推一下轮椅。刘卫东对这种突然转变的工作状态还有些不太习惯,“以前,也是在这个地方,我每天的工作主要是提醒大家戴好口罩,主动接受体温检测,出示陪护证或腕带,哪怕是戴着麦克风喊一天下来嗓子都痛得很,而且还容易与患者陪护发生矛盾。”
在刘卫东的指引下,记者发现病人和家属陪伴都是通过专门的门禁通道进出。奇怪的是,当记者想通过门禁进入住院病区时,系统却提示:陌生人!显示屏呈黄色。刘卫东笑笑说,所有能正常出入通道的,都是通过核酸检测,提前录制了身份信息、人脸信息的,“这套系统有三个功能,一是人脸识别,二是智能测温,三是监测防护。”原来,系统的三个功能是同时启用的,如果系统没有验证到该通行人的人脸信息,闸道不会开启;如果该通行人未配戴口罩,系统不会开启并提醒“请正确配戴口罩”。
三月启动调研 要一套量身定做的验证系统
这套全新的系统能够正式运行,是新冠疫情催生的产物。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关碧回忆,1月底疫情爆发时,护理部的压力前所未有,“我们抽调了一部分自愿报名的医护人员,组成体温监测小组,每日轮班轮岗,在医院所有出入口,包括所有病区监测体温。”这个看似简单的活儿,却是护理难以承受之重!因为,医护人员是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本职工作是照料病人,所有监测体温的活儿都是利用休息时间在做,他们的体力消耗巨大。
那段时间,为了减少交叉感染,医院强制实行了“一患一陪”制度,一位患者能固定一位陪护人员,并印制了几万张陪护证,所有陪护人员必须持陪护证及身份证进入住院大楼。但是,这样的措施并不能完全实现“一患一陪”,有的病人家属把陪护证给家里人,而安保人员并不能记住每一位真正办理登记的陪伴。关碧给了记者一组数据,哪怕是在疫情最严重的二三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平均每天的住院病人量接近1500人,防控的潜在风险时刻压在大家的肩上。
在今年3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晏殊,在请示了医院主要领导后,给护理、保卫、院感、总务相关部门下了一道指令:安装适合疫情防控的门禁系统!总务科科长李崇江回忆,当同事们市场调研后才发现,没有一家医院使用这样的系统,没有模板可借鉴,也找不到一个适合医院疫情防控的门禁系统,“根据当时防控的形势,我们认为这套系统一定得兼具体温监测、防护提醒、身份识别这几个功能。”而且,医院大规模安装这种系统,价格不菲。
疫情防控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继续想办法,走访各个厂家、工地现场调研、思考。最终,各部门分工协作,终于找到了“量身定做”这条路,并且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也调整了今年的预算,为智能门禁系统安装打开了一道门。
“人防+技防”双保险 入院三防线保秋冬疫情防控
为了将这套系统落地,总务部门对全院住院出入口、各病区出入口进行了改造,并加强了各病区与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实现在所有病区均可信息采集的便捷。68岁的孙大爷,老伴儿中风住院,儿女都在上班,他每天在医院守护,“当时护士让我录信息,我一百个不愿意,又是录人像,又是录身份证信息,你说这不是折腾我这把老骨头吗?”孙大爷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当时还冲护士发了脾气,但护士耐心给他做讲解,一步一步帮他完成采集,“其实也就一两分钟就录好了,后来我发现了,录了像真的好,我每次进大楼‘哗’一下闸道就打开了,不会因为没带陪伴证被拦着,不会因为不会出示健康码有尴尬,也不再伸手去测体温了。”自从亲身体验了这套门禁系统后,每当病区遇到不理解的病人和家属,孙大爷就主动当“志愿者”去劝导,这样大家的接受度都提升了,医务人员工作也好做多了。
如此,进入医院住院病区人员必须经过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医院入口,只有健康码显示绿色以及体温正常才能通过;第二道防线是住院楼大门,必须通过智能门禁系统;第三道防线是各病区入口,再次通过智能门禁系统进入自己所在的病区。而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各个筛查关口的体温检测筛查人员暂未撤下,而是与系统形成“人防+技防”的秋冬季疫情防控双保险,结合医院每天坚持进行的病人、陪护以及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检测,促进疫情防控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住户正通过人脸识别出入小区。
对于家住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御府花都的业主来说,出门不用担心没有带门禁卡,因为只需“刷脸”,便能“秒进”自家院落。“有时候拿着东西不方便掏门禁卡,需要保安帮忙刷卡,碰到不熟悉的保安还要解释半天。现在,走到门口门自动就开了,方便得很。”御府花都的居民曹建峰告诉记者,最重要的是人脸识别还可以防止陌生人员随意进出,让居民更有安全感。据悉,这是成都高新区首个试点智能门禁的居民院落小区。
7月6日下午,记者在御府花都A区和B区入口处看到,两个出入口都安装了人脸识别监控系统。居民在物业服务中心后台将人脸数据录入系统后,即可“刷脸”出入小区。该系统还可与公安系统连接,实时监控识别可疑人员进出或逗留,保障居民安全。
便民
业主“刷脸”即可进小区
7月6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白色的人脸识别设备小巧不显眼,两个大门各安放了两台。业主曹建峰一边介绍,一边走向了入口处,只停顿一两秒,小区门随即打开,已录入过人脸信息的他轻松进入。
据了解,御府花都拥有住户820户,前期录入使用该系统的有200多户。当天,也有不少业主带着个人身份信息来到物业服务中心,现场拍照,做首次图像采集。“通过一次性采集后,进出就可以人脸识别了。我们在院委会通过试点这个系统后,许多人都非常支持。”曹建峰告诉记者。今年,桂溪街道在加快建设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时,利用“物联网+服务”的理念和技术,联合高新技术企业,将人脸识别技术的智慧服务率先在御府花都试点运行,成功运行后,辖区另一院落金沙江苑也正在稳步开展运用中。
“我们以前随身携带的门禁卡如果掉了容易被复制,人脸识别则回避了这个问题,同时完整地记录出入人员信息,方便随时查询,还能起到关怀小区空巢老人等特殊人员的效果。”桂溪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负责人杨叶说,对于独居在家的老人,进出活动的作息习惯较为固定,如果人脸识别记录中显示老人多日没有外出或者外出后未归,能及时提醒物业工作人员上门核实是否有异常情况。
安全
刷出“黑名单”访客立即报警
业主可以自由出入,那么来访的客人和外卖小哥呢?对此,御府花都人脸识别门禁管理系统也提供了一套较为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访客需到小区门卫室进行拍照与身份证信息比对,将信息导入后台管理服务器后,就可以‘刷脸’进门了。未携带身份证的访客,可通过其他有效证件进行信息采集。同时,对访客人员进出小区,还可做时限设定、区域限定。”桂溪街道综治办工作人员熊鑫介绍,小区住户也可通过对来访人员进行邀约,发二维码或访客照片上传小区后台管理服务器,当访客在规定时间来到小区,就能进行访客登记,而后通过人脸识别进入小区。
人脸识别系统除了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智慧的服务外,还能用更加智慧高效的方式实施由公安部门主导的“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即对辖区实有人口、实有单位、实有房屋三个标准化地址信息的采集功能,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打击辖区内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居民人身财产安全。
“通过人脸登记,在小区建立业主的人脸信息库,同时建立一套‘黑白名单’人脸信息库,小区内部业主可进行刷脸直接进入,而当人脸识别系统识别到黑名单中的人员信息时,可主动发出警报功能。”熊鑫说。
智能
高新“刷脸术”首次在院落试用
御府花都人脸识别门禁管理系统由成都高新区企业——四川领军智能有限公司研发运营。该企业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产品已运用于公安、税务、社保等安全保障和智慧服务各个领域,但在成都市商品楼盘小区中却是首次运行。
“人脸识别出入通道管理系统具备数据库管理功能,能够提供后台管理数据接口,方便与街道管理、当地公安系统以及上级管理部门进行数据对接。”公司负责人徐正桥介绍,此项技术依托于深度学习算法、智能加速硬件、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和产品,未来将提供更为精细化的服务和管理。
今年以来,桂溪街道积极探索网络化社会治理和服务新模式,整合辖区公共服务资源,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等重点工程,加快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在年初开通网上政务大厅后,智慧桂溪综合信息平台继续引入大数据,除了试点“智能门禁”外,还在城管数字化、大联动微治理、网格助手、综合指挥等各方面开展智慧服务。
没带纸质通行证不让进小区?从今天起你可以拿出plan B了,扫描一个二维码申报领取“健康码”,进出小区更加方便。
2月21日,成都市正式上线了“天府健康通”微信小程序,在蓉及待入蓉人员可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进入“天府健康通”微信小程序,自主申报领取“天府健康码”。拥有一张绿色的二维码,不但可以反映身体状况,还可以方便出入小区、办公楼宇、商店超市、公共交通、交通卡口……简直是忘性大的朋友们的福音。
目前“天府健康码”实施“红、黄、绿”三色二维码标识,按照“红码禁止、黄码关注、绿码通行”的总体原则对小区及公共场所进行分类管控。所以,申请成功的你一定要看清楚自己二维码的颜色哦,绿色代表正常通行,黄色代表需要注意观察,红色则代表禁止通行。
如何申请天府健康码?
第一步:打开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
第二步: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进行人脸识别。
第三步:填写个人相关信息。
第四步:生成健康码。(生成该页面后,点击右下角家庭成员健康码,可帮助家里老人和小孩一起填写信息。)
科学防控 助力复工复产
在全市统一使用“健康码”,有助于在当前返岗、返工、返学人员流动中对不同人员进行快速识别,“健康码”显示为绿码的员工,返回后可直接上岗。市民在出入公共交通、小区、商场、交通卡口等场所时实行“无接触式”查验,提高通行速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并且有助于提供便捷高效服务。统一个人信息数据采集标准,实行“天府健康通”一口申报,省去了市民在返回社区和返岗复工过程中繁琐的信息登记环节,有效避免信息要素不全、重复采集等问题,切实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据了解,“健康码”作为疫情防控期间的电子通行证已有成熟经验。2月11日,杭州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推出“杭州健康码”;2月17日浙江全省上线“健康码”,成为首个“健康码”全覆盖省份。深圳“一人一码”和重庆“渝康码”也相继推出。成都市在充分借鉴杭州、深圳等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部分区(市)县先行先试积累的经验,建设具有成都特色的“天府健康码”。
市民在申报“天府健康码”过程中遇到问题可拨打12345进行咨询。
对于程序使用产生的各类问题,我们采访了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信息化建设组相关负责人,给大家带来权威全面的回复。
问:市民录入的信息,是否存在泄漏的可能性?
答:“天府健康码”申报数据仅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用于疫情防控工作,采集数据统一存放政务云最高安全保障区域,严格按国家法律规定保障数据安全,有严格的访问、使用权限控制及相关管理办法,严防数据泄露。同时对前端数据进行加密,仅本人能查看个人信息或授权查阅。
问:如果申报时遇到问题怎么办?
答:市民在申报“天府健康码”过程中遇到问题可拨打12345市长公开电话进行咨询。
问:三色健康码分别表示什么含义?用途是什么?
答:“天府健康码”实施“红、黄、绿”三色二维码标识,按照“红码禁止、黄码关注、绿码通行”的总体原则对公共场所进行分类管控。绿码人员可凭“天府健康码”正常出行;黄码人员可以出行,但需加强关注;红码人员待转为绿码或黄码后方可出行。“天府健康码”红、黄、绿三色判定标准根据医学建议或疫情防控措施变化和持码人信息状态实时动态调整。
问:申领了“天府健康码”“绿码”后,可以在成都各区(市)县间自由出行吗?
答:可以。
1、假如成都制造工厂工作人员特别少,仅有几十人,100人以内,职工工作较为固定不动,考勤非常简单,并没有客户验厂,劳动局查厂,就只需选择一款 IC 卡考勤机指纹识别考勤机面部识别考勤机,就行了。考勤机配套考勤系统,能够满足日常职工考勤需要。
2、加入制造企业的工厂人数较多,总数在100-500人左右,工作规律性,车次多并繁杂,常常轮流换班,三班倒,常常遭遇顾客工厂定期检查第三方机构工厂查验,劳动局工厂查验。目前,指纹打卡机和面部考勤机可用于硬件配置。
3、假如制造企业工厂职工较多,总数在600-2000人左右,考勤车次多,工作繁杂没有规律性,休假轮休调班经常,必须大批量和实际操作;考勤统计分析难,工资计算艰难的,可以采取智能化考勤工资管理系统。
以上就是成都制造工厂用什么考勤系统打卡机比较好?的简单介绍, 如果您有企业弱电安装相关的需求, 需要的朋友可联系:13693486017或者在线客服咨询更多成都门禁考勤的介绍。
关于成都门禁系统(成都门禁系统公司)的内容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成都门禁系统(成都门禁系统公司)内容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所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本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