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讲述人:周丝柳
我家门前:汉阳区鹦鹉街道瓜堤后地小区
今天下班回家,我拎着两大袋东西来到小区大门口,才一靠近门禁显示屏,“滴”的一声,门就自动打开了。有了这个智能门禁系统,不仅方便,也更有安全感了。
小区安装智能门禁系统那天,我刚下楼出门,就有人喊我,“快来快来,录一下你的信息”。原来是我们盼望已久的智能门禁系统安装好了!不到5分钟,我录完了信息,又赶紧打电话让家人下楼。轮到6岁的女儿时,她对这个机器感到新奇,录好信息后,她反反复复进出5次“刷脸”,大声说道,“妈妈,这个门好聪明啊!”听社区说,我们是武汉第一批安装智能门禁的老旧小区。
6岁的孩子对新装的智能门禁系统非常好奇。
那几天,小区的微信群很热闹,不少老年人说“以后买菜回家可方便了,提着东西手不方便,一刷脸,门就自动开了”。更多居民在朋友圈晒家门口新的“打卡地”,吸引了隔壁小区居民前来参观取经。
亲身体验后,我更能体会到小区智能化建设带来的不仅是便利,更给了我们满满的安全感。我们这里租户多,人员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自从装了智能门禁,外人不能随意进来,楼道环境干净了许多。凡是新入住小区的业主,第一件事就是到社区登记、录入相关信息。小区治安管理越来越好。
如今的汉阳瓜堤后地小区,智能门禁和车辆道闸一应俱全,还新增了很多停车位,每天1000多人从小区两个门进出,安全有序。
点击小程序“大武汉城市留言板”参与活动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22年9月15日
参与方式:扫码上传图片、视频、音频、绘画等,讲述“我家门前”故事。
奖励:征集活动结束后,我们将对入围作品进行评选。最终评选出优秀作品83组。奖励如下:
一等奖3名:奖金1000元及获奖证书。
二等奖10名:奖金500元及获奖证书。
三等奖20名:奖金300元及获奖证书。
优秀奖50名:获大武汉客户端文创礼品一份
(长江日报记者齐云 实习生汤美 整理)
【编辑:赵可】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智能人脸识别门禁管理系统分为七大模块,分别是:首页、人员管理、设备管理、门禁管理、考勤管理、记录管理、系统管理。其中首页、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系统管理属于公共模块,可与其他业务模块同时使用。
人脸识别门禁机
智能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特点
1、拥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管理2000+个人员的数据
2、角色权限管理,保证用户数据的保密性
3、实时收集人脸一体机上的数据并反馈给管理者
硬件建议配置要求
CPU:i5四核及以上
内存:8G及以上
硬盘:可用空间10G以上
显示器分辨率:1366x768及以上像素
软件运行环境
可支持的操作系统:Windows7/Windows8/Windows8.1/Windows10/Windows Server 2008/2012/2016/2019(64位)
可支持的数据库:sqlite
1.1 首页简介
考勤、门禁、记录数据经统计计算后进行可视化展示,并实时记录人脸一体机的设备状态及实时上传设备抓拍对比的结果。
1.2 人员管理
人员信息管理中心,设置系统内的主要人员和部门并把人员下发到设备,可对系统内的人员进行分组和对离职人员进行管理,为平台提供统一的人事基础数据。
1.3 设备管理
通过网段搜索出来的设备添加到系统,并对添加的设备进行统一的线上管理和设置。
1.4 门禁管理
能够实现普通的门禁功能,通过对门禁设备和人员进行管理,实现对人员进出统一管理,设置系统内人员的开门时间及权限,即在某个时间段内,在某些门上,允许某些人员可以验证开门。
1.5 考勤管理
通过时段、班次、排班管理对人员进行排班,并可对异常情况进行管理,如补签、请假、出差、外出等。
1.6 记录管理
对系统内的人员开门进行记录和对陌生人进行抓拍记录。
1.7 系统管理
综合管理平台,含设备管理、用户角色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日志查询。为平台提供统一的管理模式和通用的配置。
1.8 使用流程简介
人脸识别门禁管理系统流程
“门已开,欢迎回家。”走进小区,这样温馨的语音提示随处可以听到。小区住户只需“扫人脸”“扫车牌”,即可顺畅进入小区及住户单元楼。车库、单元楼门禁系统的电脑提示音,让小区住户感受到方便、温暖和安全。
人脸门禁
传统开门方式的弊端:
密码门禁:不适宜用在人员较多的场所,密码输入费时并且容易造成扎堆排队;安全性较差,输入密码的过程可能被别人看到并记住带来安全隐患。
刷卡门禁:卡片损耗大成本高,使用范围也很小,门禁卡复制技术也很普遍,大大降低刷卡门禁的安全性。
虹膜识别门禁:小区改造成本高,不适合人流量较大的场所;使用用途局限,不适合小区改造使用。
指纹门禁:手指受伤、破损、指纹浅等问题无法验证开门;刷指纹开门容易交叉感染,不适合部署在人流量较大的场所。
我们的人脸识别门禁专业解决方案:
人脸,独一无二的门禁“钥匙”
人脸具有不易复制的特性,随身携带更加安全,并且这枚”钥匙“不用手提、不会丢失、不怕忘带,经过大门直接“刷脸”进门;这种无需接触的开门方式极大解放了人们的双手。
人脸识别活体检测安全有保障
即使人脸识别遍布各大领域,但人们对于人脸安全性的质疑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我们系统的人脸识别门禁设备可以轻松实现活体识别,能够有效避免他人利用照片、视频等作弊手段蒙混过关,有效保障小区安全性。
安全简单,轻松录入
相对于传统门禁需要门禁卡或其他开门工具,人脸识别门禁只需业主线上录入人脸,即可“刷脸”出入小区了,简单录入,轻松便捷。
硬件本身功能多多,满足各种需求
人脸识别门禁设备本身除了基本的耐高温、防水、“刷脸”出入等功能,还支持视频、图片的展示及刷IC卡、身份证等多种方式的识别功能。
出入关怀,给业主增添一份放心
支持家属出入门禁时提醒业主,方便业主及时了解家属出入小区的动态,避免家中小朋友或没有正常生活能力的老人走出小区丢失的情况,能够有效提高业主对小区安全的放心程度。
设备支持运营广告,给小区物业增收
人脸识别门禁设备支持上传视频和图片,可对外出租广告位,增加物业收入,并且可利用该功能展示重要的公告通知,提高公告通知的传达率。
硬件支持二次开发,可对接更多场景
人脸识别门禁支持二次开发对接更多场景,例如对接政府云数据平台,与公安、综治办、房管局等进行联调上报人脸识别数据,为社会治安做出贡献;也能更多的参与到政府部门的合作中来,提升自身的品牌覆盖。
更多详细了解私信我吧!!!还有更多功能哦!!
关注小编,回复666,免费领取物业管理方案
物业管理方案
文|维辰
看个动物,先要“刷脸”。2021年,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迎来二审判决,野生动物世界删除原告面部特征信息及指纹识别信息。此案涉及的是如何协调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权益保障和商业化运用之间的矛盾,明确了企业非法处理个人信息时,信息主体可向信息处理者主张删除权。换个由头,从疫情防控目的出发,仅提供“刷脸”作为唯一门禁验证方式,是否合理?
资料图片
近日,天津诚基中心物业管理方以防疫为由只提供“刷脸”门禁,被租户顾某告上法庭。鉴于涉案小区人员密集、安全防范难度较大,并且人脸识别系统经过业主委员会、综合治理办公室一致认可,并于2020年疫情暴发时正式启用等情况,天津市和平区法院认同物业使用顾某人脸信息“系疫情防控的必要措施和需要”的说法,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
一方面,人脸识别技术在我国全面推广不过几年时间,相关判例和法律尚不完善;另一方面,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的本土新冠疫情多点散发,多地部署推广集人脸识别、测温、扫码等功能为一体的“健康码人脸门禁一体机”,被视为“技防”的一种方式。不可否认,这种方式能够更精准识别出入小区人员,使小区管理更加安全、通行更加高效,但“刷脸”有利也有弊。
不法分子用人脸等信息通过实人认证,并催生出“过脸产业”,“被贷款”“被诈骗”案件时有发生……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泄露导致人身、财产面临风险,这也是2020年《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下称《规范》)特别强调“原则上不应存储原始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收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要“单独告知”并征得用户“明示同意”的原因。
像顾某和“人脸识别第一案”中原告这样的维权者是少见的,但这种较真十分必要。每桩个案之所以引起关注,就是因为他们面临的困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尤其当人脸识别被赋予疫情防控、社会治理等多重作用时,衡量其带来的显性收益和隐形风险,进而厘清技术运用的边界,更能帮助我们在最大限度发挥技术优势的同时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便利和效率是处于强势一方的信息处理主体的,风险和隐患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信息主体的,对敏感个人信息的特别司法保护,理应在举证责任分配中得到体现。
有学者指出,“人脸识别第一案”中,两审判决均未将采取必要措施来确保个人信息安全的举证责任放在野生动物世界一方,将信息处理者进行事前风险评估的义务转嫁给信息主体,“显然在义务分配的问题上陷入了认识误区”。
顾某起诉物业案件中,从一审败诉到二审胜诉转变的关键,就是法院重新分配了双方的举证责任。一审法院将起诉案由从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改为隐私权纠纷,这意味着原告要承担更重的举证责任,顾某未能提交物业泄露、篡改、丢失人脸信息相关证据,诉讼请求被驳回。天津一中院二审将案由改回个人信息保护纠纷,物业不能证明使用人脸识别验证方式是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被判决删除顾某人脸信息并为其提供其他通行验证方式。
由信息处理者证明信息收集及使用合规,对加强个人生物信息保护至关重要。
关于以提升效率名义引入人脸识别,《规范》起草专家组成员曾给出判断其必要性的思路,“它的必要性有没有请专家论证过?是不是有点杀鸡用牛刀?你是解决了一点小问题,但可能产生了更大的新问题。”提升效率应当,但别忽视个人信息保护。
【作者】 杨悦
南方评论
关于刷脸门禁系统(刷脸门禁系统如何使用)的内容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刷脸门禁系统(刷脸门禁系统如何使用)内容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所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本站管理员。